在哪儿写更安全
高校、科研院所在其制定的涉密学位论文保密管理规定中均明确,涉密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进行,制作要符合国家保密要求。但调研中发现,由于对论文的撰写、制作环节缺乏监管,致使规定成为一句空话。究其原因,一是缺乏撰写涉密学位论文的设施环境。高校、科研院所承担涉密科研项目所用的涉密计算机一般是专机专用,且大部分用于项目有关工作,很难有空余时间供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使用;此外,有关计算机往往集中管理,使用需要履行相应的手续,研究生没有条件使用涉密计算机从事学位论文的撰写。二是难以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。当前,互联网成为研究生搜集、获取学术资源最为重要的一个途径。然而,使用涉密计算机撰写学位论文,给从互联网上获取学术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。因此,在现实中,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撰写涉密学位论文。三是制作环节无法确保安全。大部分高校、科研院所没有指定的学位论文制作单位,主要靠研究生自行寻找制作单位,涉密学位论文的制作常在一些个体打印社、复印店里完成,存在较大的泄密隐患。
加强涉密学位论文的撰写、制作环节的保密管理需要引起高校、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。开题时确定为涉密学位论文的,撰写过程应严格按照涉密信息和涉密载体进行管理,在规定的场所制作。高校、科研院所以及研究生导师要创造涉密学位论文的撰写环境,涉密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进行,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操作。在涉密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,形成的相关文献、图片、实验原始数据等资料要根据涉密情况,按照涉密载体和密品要求进行管理,参加相关研究的研究生不得私自将此类资料带出实验室和办公室,不得私自复制、摘抄、保存和销毁,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涉密学位论文有关内容。高校、科研院所要指定专门的场所制作涉密学位论文,严禁在没有保密防护措施的场所制作。
评审专家要严管
当前,在涉密学位论文的送审、答辩及学位评定环节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泄密隐患,根本原因在于该环节扩大了涉密学位论文的知悉范围,难保不出现泄密问题。具体而言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:
一是送审、答辩专家的选择缺乏明确的依据。虽然一些高校、科研院所都明确规定,要与送审、答辩专家签订保密承诺书,但这并不能保证这些专家在承担送审、答辩工作时能够严格保守论文中涉及的国家秘密。调研中发现,为保证涉密学位论文在送审、答辩环节不发生泄密问题,高校、科研院所主要采取两种做法,一是请所在地的军队院校有关专家参与涉密学位论文的审阅、答辩,因为军队院校相对于地方高校、科研院所保密要求更严,专家、教师的保密意识更强;二是选择本校相关院系的老师参与审阅、答辩,便于加强保密管理。但这两种做法无疑对学位论文评定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