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狠抓监督检查
周期性的保密检查及不定期专项检查,可以及时发现泄密隐患,有效避免失泄密发生。每一次保密监督检查,在对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、网络信息传递、涉密载体流转、对外合作交流等检查的同时,也是一次现场保密培训,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水平,使高校教师意识到“时时要保密”,避免因麻痹大意而导致失泄密发生。
4.建立保密奖惩制度
高校应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奖惩制度,结合高校特色,将保密工作与职称评定、科研业绩、涉密科研项目的签订资格等挂钩。对于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,应树立为优秀典型,在学校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优惠政策,对于保密工作开展落后的单位及个人,无论科研水平有多高,对国家和单位贡献有多大,都应当严格遵守保密相关规定,否则将不可承担涉密科研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