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自主化原则,是提升保密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既给保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,同时也给加强保密管理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。近年来,一些机关、单位注意运用技术手段解决保密管理问题,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。比如,在定密管理方面,有的机关、单位将定密管理模块嵌入到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中,要求对每份电子文件必须选择密与非密,对涉密文件标注密级和定密依据、定密人等要素,文件才能存储、流转,从而确保了有关定密要求的落实。又如,在涉密载体管理方面,有的机关、单位运用物联网技术,在涉密载体上加贴电子标签,并与门禁系统结合起来,有效防止私自携带涉密载体外出的行为。再如,在涉密电子信息管控方面,有的机关、单位采取无盘工作站或虚拟化等技术,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管控,实现了个人不留密、终端不存密,有效降低了计算机网络泄密风险。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保密问题,需要用信息化手段来应对。因此,必须坚持自主化原则,大力发展保密科技,把行政手段与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,把提高人的保密意识技能与发展技术强制措施结合起来,确保各项保密要求真正落到实处。
推进保密科技自主创新,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。近年来,中央通过组织实施“核高基”等重大科技专项,制定优惠政策,投入大量经费,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引导扶持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,在信息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为实现保密科技自主化提供了重要条件。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鼓励政策,制定实施国家行动计划,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,在标准制定、科研支撑、产业扶持和推广应用方面形成合力;要科学整合资源,在安全保密前提下,广泛吸收国内有实力的科研机构、企业参加安全保密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、生产、服务,加强优势互补和技术协同,促进自主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;要加大自主可控安全保密产品推广力度,逐步实现在各级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的全面应用,促进安全保密水平的整体跃升。